中国电商物流网-电子商务与物流行业融合媒体!电子商务物流行业门户网站!
快递网点 邮编查询 行政区划 高铁时刻 高铁票价 高铁车次
贸易资讯
免费注册 登录
中国电商物流网
企 业
产 品
商 务

湾区时代的合作进阶:深港强强联合开启科创想象空间

发布时间:2017-12-18 9:2

十九大报告指出:“香港、澳门发展同内地发展紧密相连。要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

 

从即日起,21世纪经济报道正式推出“大湾区观察”版面,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所拥有的政府、媒体、专家、公众资源优势,深入研究和宣传事关大湾区建设前途命运的重大选题,以期推动大湾区建设走向纵深,并努力掌握全球经济话语权,提升国家软实力。

 

本期“大湾区观察”版面聚焦深港科创合作。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下,深港联合的前景被很多观察人士视为将打造出“中国硅谷”。深港充分发挥互补优势,完全有能力、有条件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级科技强国贡献重要力量。(赵海建)

 

导读

 

在科创领域,放在深港各自所处阶段来看,深圳需要在基础研究领域储备力量,并在国际化方面更进一步;香港则亟需培育出科创产业,推动经济增长,并为年轻一代创造更优质的就业机会。

 

11月中旬,在深圳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香港元素变得格外丰富,专门设置了粤港澳展区,并开展了香港日专题活动。

 

从年初落马洲河套“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定位的尘埃落定,到全国两会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提出,再到香港回归20周年各项活动掀起的热潮,深港合作的话题也在今年得到了新一轮的广泛关注。

 

香港因素从来都是深圳发展的重要外来动力之一,从曾经的深圳学习、受惠于香港,逐渐发展为双方合作、互惠,在新的时代形势下,创新之城深圳和国际化都市香港的合作必然还将迈入更深层次。

 

尤其是在科创领域,放在深港各自所处阶段来看,深圳需要在基础研究领域储备力量,并在国际化方面更进一步;香港则亟需培育出科创产业,推动经济增长,并为年轻一代创造更优质的就业机会。

 

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下,深港联合的前景被很多观察人士视为将打造出“中国硅谷”。美国旧金山湾区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总裁肖恩·伦道夫曾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成为下一个硅谷并非值得树立的目标。把香港和深圳联合起来,基于中国广阔的市场,在这一区域或许将诞生世界级的企业。

 

“高位过坎”的深圳

 

今年前三季度,深圳GDP达到15408.62亿元,同比增长8.8%。

 

其中的创新含量更值得一提。前三季度,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了69.6%和64.7%。

 

过去几年的时间里,深圳成为全国的创新、转型标杆,根据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的“2016中国十大创新城市”排行榜,深圳位列第一。

 

在近日举办的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全球年会上,硅谷创客资本创始人赵胜在演讲中表示,“过去五千年历史中西方出现了几个中心,而下一个全球中心我认为在深圳,它和旧金山有相类似的环境,都是海滨城市、移民城市,都有丰富的创新资源。”

 

但与此同时,深圳的创新正处在一个“高位过坎”的阶段。在今年的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圳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基础研究机构较少,创新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不足,难以满足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需要。

 

放在全国格局中来看,深圳处在来自北上广和新一线城市的竞争中,同时,中西部的科创产业也在迅速崛起。过去,深圳称得上是人才战争的优胜者,由此创下了缺乏知名高校却吸引了大量科技人才的样板。但现在,人才争夺无疑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白热化阶段。

 

另一方面,一位区域经济观察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一些大的技术变革中,城市乃至国家的竞争格局会面临洗牌。正在经历的人工智能浪潮之中,下一个万亿级产业会是什么?曾在电子信息产业时代发展壮大的深圳,能否继续把握先机,在未来产业趋势中抢占重要的一席之地?这都将是深圳要面临的考验。

 

而在科技竞赛中,基础研究的积累无疑是影响创新后劲的关键因素。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于深圳而言,亟需办好大学和科研机构。当下要做的,就是从一件件的实事干起。

 

从近年来的布局来看,深圳在苦练内功。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深圳的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为1493家,且近几年均保持着每年增长百余家的速度。

 

自2017年起,深圳提出开始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包括布局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设立十大基础研究机构,开展前沿科学探索、关键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培养等;组建十大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实施十大重大科技产业专项;打造十大海外创新中心等。

 

截至当前,已有5家由诺贝尔奖获得者领衔的科学家实验室落地深圳,今年年底将有望达到6家;而通过合作办学等方式,深圳也新引入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

 

香港——醒来的雄狮

 

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面临着截然不同的情境。

 

有着75年历史的香港英皇集团,正在向科创领域拓展,包括设立创投基金,开拓共享办公空间和电竞业务。

 

自1942年创办以来,英皇旗下已有八大业务板块,从珠宝钟表,到地产酒店,再到传媒娱乐,每一次新业务的开拓背后不无鲜明的时代烙印,此番拥抱科创浪潮,恰是一种多元化思维的延续。

 

主导新业务的英皇战略发展执行官杨政龙是集团主席杨受成的二儿子,被视作集团未来的接班人。杨政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的他某种程度上也处在“创业期”。过去香港科创或许发展慢了点,但以后会往上走。

 

英皇的新动作某种程度上是香港商业社会变化的一个缩影。在过去数十年的全球互联网创业浪潮中,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仿佛成为了“失落的城市”。但近年来,从特区政府到工商界,对科创产业的重视程度在明显加强。

 

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不久前发布的首份施政报告中提出:本届政府有决心大力发展传统产业以外的新兴产业,创新及科技和创意产业是具优势、有潜力的产业,既可推动经济增长,也可为青年人创造更优质的就业机会。

 

施政报告还提出,为了让香港在创科路上急起直追,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政府会循包括研发资源、汇聚人才、提供资金、科研基建、检视法例、开放数据、政府采购和科普教育的八大方面加强创科发展,并投入所需资源。

 

其中一个具体的指标是,在未来的5年时间里,将把本地研发开支相对生产总值的比率,由目前的0.73%倍升至1.5%。为此,香港提出为大学研究资金预留不少于100亿元,并为企业研发开支提供额外扣税额。

 

资本也瞄准了香港这个潜力尚未爆发的市场。2016年,红杉资本沈南鹏等人牵头成立“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提供资金支持早期探索和天使阶段的项目。

 

在今年9月的一场论坛上,沈南鹏透露,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平台收到或接触了超过500个各类科技创新创业的商业计划书,超出预期。更可喜的是,里面有一批项目拥有科技领先性和技术含量。

 

而说起成立这一平台的初衷,沈南鹏说,“我已经在香港生活了23年,这里是我的家,看到东方之珠在信息产业发展方面缺乏亮点时,很想为它做点事。”

 

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是该平台的创业导师之一。他曾在不同的场合表示,香港要发展科技产业,手上至少有三张好牌:一是“引进来”,包括内地、国际的创新科技企业及人才;二是“长出来”,培育让科技人才生存的环境;三是“合起来”,香港的高端人才以及国际化环境,与大湾区内的智能制造相结合,能量将会非常大。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经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张玉阁告诉记者,香港只是没有科技产业,事实上它的科研能力很高,问题只是在于要推动成果转化。

 

如果说,过去的香港科创潜力远未充分发挥,在政策、资本的推动下,它或将成为一头醒来的雄狮。

 

深港优势互补

 

从深港两地的专长以及当前的布局重点来看,双方的科技资源若能得到有效组合,不仅能产生“1+1>2”的效果,更将开启无限的想象空间。

 

全球移动创新平台长城会CEO郝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新一轮基于人工智能的创业浪潮中,商业模式的创新将逐渐转向真正由技术驱动的创新,科学家、研究人士的价值将更加突显,香港有它的优势。

 

长城会正在推广一项“科学复兴”百城计划,将全球的顶尖科学家与各城市进行对接。今年10月,长城会将活动的首站设在了香港。

 

在1100余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香港聚集了一批世界级的大学。10月17日,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公布最新亚洲大学排名,香港共有4所大学跻身前十名,分别为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

 

樊建平指出,香港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大学以及金融市场。如果香港变成一个全球性的科技总部,对深圳的带动也有很大的作用。

 

从创新链条来看,深圳在硬件配套及制造环节的作用不可或缺,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深圳的表现也更为出色。林郑月娥在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发展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肯定不是单指香港,而是香港和深圳,或者香港、深圳和大湾区中的另外一个。因为创新科技有一些研究成果后,还要研发成为商品。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研究主任方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举个深圳科技企业的例子,像腾讯,它有很强大的生态链,如果腾讯在香港有一个基地,香港企业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开辟新的生存空间,从而带动香港科技产业的发展。

 

互补特性一目了然,但如何让这种互补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观察人士普遍认为,当前的一大阻碍在于,两地人员的流动仍不充分,尤其是年轻一代,如果说内地的年轻人去香港求学、工作已有一定规模,但年轻的港人北上,还只是极少数。

 

长久的文化隔阂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破冰”也已开始。今年8月,腾讯举办了一期粤港澳青年营,邀请了100位彼此互不相识的中学生,60位香港,20位澳门,20位广东,希望鼓励三地年轻人的融合。

 

马化腾在9月评价此次青年营:效果非常好。活动包括参观腾讯的AI、VR等实验室,体验移动支付,到大疆体验无人机实际操作,参观深圳的众创空间,举办创业者讲座,通过现场游戏模拟团队创业。

 

马化腾说,“有香港的学生说对科技有了新的看法,以后报考大学,志愿要改一改了。这是一个种子,他回去后会跟周围的人传播。希望明年有更多的大企业跟我们一起做,办400人的夏令营。”

 

官方规划也将促进人员流动纳入考虑。当前,深圳正在编制新一版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总规划师罗彦表示,十九大报告提到要积极配置相关鼓励香港澳门人士到内地就业的政策空间,深圳也在考虑这方面的需求。

 

罗彦还指出,这一轮深港关系已经从过去的制造业合作走向现在的创新和服务合作,合作水平以及领域应该比以前更广。

Copyright © 2012-2024 sd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电商物流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