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网络零售额2679.83亿元,增长42.6%,居民网络消费额1119.1亿元,增长38.2%。亮眼数据的背后,是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在拥有全国领先的电子商务产业基础的同时,还占据着中国快递产业的突出位置,以“三通一达”(申通、中通、圆通、韵达)为首的杭州籍民营快递企业,目前就已占据全国快递业近60%的市场份额。2015年,杭州市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25707.29万件,同比增长48.66%;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37542.18万元,同比增长40.62%。发达的快递物流业为杭州电商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但在杭州市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衔接不顺畅、不协调的问题,快递车辆通行难和快递服务“最后一百米”等瓶颈一直制约电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拉动内需、吸纳就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解决在全国普遍存在的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瓶颈问题,2014年9月,财政部、商务部、国家邮政局共同决定,在包括天津、杭州在内的5个城市开展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以下简称“试点”)。
在被确定为试点城市以后,杭州市全力做好政策引导工作。相继出台了《杭州市建设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杭州市建设全国智慧物流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杭州市快递服务业发展规划》等配套政策,对本市今后几年的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将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作为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重点工程。围绕进一步完善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杭州市推进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配送互动发展,深化快递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战略合作,创新“网络购物+快递高效配送”模式,促进解决快递服务“最后一百米”难题。2014-2015年,杭州市政府连续两年将“智能投递箱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十大项目之一。
杭州市按照试点工作要求,扎实推进项目工作的开展,第一时间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杭州市开展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杭州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寻求解决路径,全力在解决仓配一体化、快递最后一百米、快递车辆规范管理、电商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水平较低等问题方面下功夫。
杭州市坚持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企业能动性。2015年4月起,由杭州市商务委员会牵头,面向社会广泛征集、申报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试点项目。通过邀请电子商务、快递、工程建设、财务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先后经过初审、座谈、复评、公示等环节,最终共有17家企业的29个项目成为杭州的试点实施项目。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市场中蕴藏着巨大的活力,人民中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在政府引导的同时,杭州市商务委员会充分尊重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发挥企业的自主性、创新性,扩大试点示范效应。在2015年7月由商务部委托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进行的试点工作中期进展评估中,杭州以81分的得分位列各试点城市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