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包裹快递业务改革从上至下、由表及里带动了市场营销客户管理、网络资源整合、生产作业组织和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和客服体系建设、投递作业组织和方式等生产层面的改革。网运作为基础支撑体系,通过转型升级提升网运双效,为包裹快递业务改革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推进中国邮政“一体两翼”经营发展战略实施,推动实现“建设世界一流邮政企业”的战略目标,集团公司决定实施邮政包裹快递业务改革。快递行业的发展规律表明,强大的网络支撑是快递业务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今年以来,网运部门全面推进网运转型升级,助推包裹快递业务改革战略落地。截至9月底,原速递物流组开的208条省际干线邮路、642条省内干线和邮区内邮路划归陆运网统一管理,全网资源整合和统一指挥调度工作初见成效,邮政快递包裹全程时限缩短至81.9小时,较干线运输方式改革前缩短一天。
有序推进陆运网结构调整 实现组网管控模式的突破
集团公司按照贴近市场组网的原则,按照新的组网原则和理念,重新调整规划网络组织结构,在主要电商包裹产出地新增设了21个二级中心局,同时将干线运输方式改革后无法继续发挥干线节点作用的24个原二级中心局调整为三级中心局,全国共调整设置为75个一、二级中心局,支撑全网邮件快速集散。另外,各省份还按照集团公司制定的《地市局包件处理设备工艺模板》,在9月底前完成省内重点地市(全国共79个)的包件处理能力建设工作。实施网络结构调整工作后,全网完成设置干线、本地两类节点,压缩了网络层级,初步形成了电商包裹产地基本覆盖、邮件直分直发、干线节点够量直达的、灵活高效的网络组织架构。
集团公司7月制定了《快递包裹运营标准》,统一邮政、速递快递包裹生产运输作业,实施收寄、内部处理、运输和投递的全环节大提速。这次下发的快递包裹运营标准,是对以往基于邮政普遍服务的时限管控模式的重大突破,确定了“国内领先、世界一流”邮政陆运网的基本运营规则。中国邮政要以高标准倒逼网络的转型升级、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时限质量的持续提升,达到卓越运营的总体目标。
集团公司根据运营标准,优化调整全国干线运输网,各省(区、市)也据此在9月底前制定完成省内网优化调整方案和各环节作业计划。自10月1日起,全国陆运网统一执行快递包裹运营标准,集团公司将按照新的全程计划统计和考核各项时限指标。此项工作实施后,预期到今年底,地市同城互寄次日递率将达到95%;省内互寄快递包裹(不含农村地区)的次日递率(按邮件量)东部省份达到85%、中部省份达到80%、西部省份达到70%,邮政快递包裹全程时限达到陆运产品的行业先进水平。
实施处理中心流水化作业 提升网运能力和网运效率
目前,集团公司已开始实施南京、武汉等22个省际邮件处理中心包件分拣机更新和流水化改造项目,积极推动常州、衡阳等35个二级局、各省份79个重点地市处理中心能力建设工作。邮政网运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破旧立新,在全国各邮件处理中心实施以邮件网上收寄信息为依据自动化分拣、取消传统邮袋封发、以分拣机OBR扫描替代人工供件扫描和封发扫描、应用新型邮件容器实现信刷报包裹化、集装笼单元化移动和装发、车等邮件等一系列改革。
4月以来,试点工作已经在沈阳、石家庄、武汉和南京中心局开展。新的流程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受到了一线员工的普遍欢迎。10月底前,全国各邮件处理中心将参照试点省份经验,推进实施本省(区、市)邮件处理中心流水化作业新流程。按照快递包裹运营标准,一、二类城市邮件处理中心采取进出口综合作业模式,分别设置6个和5个内部处理标准频次,每频次作业时间不超过3小时,二类城市出口处理不超过1小时。原则上,一类城市不少于“三进三出”,二类城市不少于“两进两出”。另外,各省(区、市)将在市、县网运处理环节,推行转运和分拣PDA处理,实现市、县层面的随卸、随分、随装的流水化作业。
集团公司以网运转型推进落实快递包裹业务改革为契机,大力推行网运甩挂运输。2015年首先考虑将涉及22个流水化改造局的一级干线往返汽车邮路,由整车运输调整为甩挂运输模式。目前,已启动自办甩挂邮路的邮车采购工作,计划将为各省份配备甩挂车头284辆,半挂车厢463辆。另外,集团网运为支撑邮政快递包裹业务发展,主动打造重点城市间精品线路。尤其是为满足长三角、珠三角之间快递包裹业务市场竞争需要,组开了广州—南京、上海—福州等40条精品线路,通过开通直达、增加运输频次、调整截邮时间、优化内部处理流程等手段,综合提升长三角、珠三角区域重点城市间快递包裹邮件传递时限水平,预期精品线路连接的33个局对间邮件全程时限缩短半天或一天。
建立体系机制,强化质量管理 推进陆运网资源整合和统一调度集团公司已在6月成立指挥调度中心,对陆运网统一实施全流程实时监控和日常指挥调度,上收二级干线管理职责,负责对二级干线邮路的组开、撤销、计划调整等进行统一管理和审批。下一步,集团公司将在全网所有二级干线、区内邮路全面推行封车、解车操作,全面、实时监控陆运网日常运行;另一方面,有条件的省(区、市)分公司已提前启动资源整合工作,由省(区、市)邮政分公司承担本省进、出口快递包裹邮件的内部处理和运输,强化与速递物流分公司的日常协调,做好与速递收寄环节紧密衔接。
同时,集团公司强化陆运网的质量考核工作,建立了集团公司、省(区、市)分公司、地市邮政企业三级质量管控体系,针对时限、安全、操作规范、计划执行、应急处置情况等多角度建立并落实陆运网运行质量评价、考核机制。制定陆运网运行质量管理办法,定期公布KPI指标排名。在推行全环节结算的基础上,制定“邮政陆运网运行质量考核办法”,实施与结算收入挂钩的经济考核,并根据各环节、各责任主体的生产质量完成情况进行奖励和惩罚,确保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全网执行力落实到位。□曾宪京